图片名称

YTP光伏远动通信屏特征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9/15 00:00

先前分布式新能源较少,只要求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和通过10(6)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新能源具备较强的与电网调度机构进行通信的能力。要求光伏发电站与电网调度机构之间能够通信,提供遥测信号、遥信信号、遥控信号、遥调信号以及其他自动装置的信号。要求通过10(6)kV电压等级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具备与电网调度机构通信能力,满足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及调度电话等业务对电力通信的要求。

光伏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应满足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通道与调度主站系统通信的要求,远动通信设备的接口应满足电力调度数据网接人入要求,宜采用DL/T634.5104或采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要求的通信协议。

远动通信设备应直接从间隔层获取调度所需的数据,实现远动信息的直采直送。远动通信设备应能够同时和多级调控中心进行数据通信,且能对通道状态进行监视。

光伏电站自动化设备配置要完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主备远动通信设备要配置完整,若设备间通信规约有差异,必要时需加装通信规约转换装置;配置全站统一的时钟同步装置,与各小室时钟扩展装置可靠对时;配置完整的不间断供电电源;配置完整的调度数据网及二次防护设备;配置整套光功率预测设备;发电控制系统和电压控制系统等站内系统需可靠冗余配置。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装机规模扩大,对电网调度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强化全电压等级分布式光伏通信能力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目前并入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已基本实现可观可测可控,而并入10kV电压等级的分布式光伏仅部分可观可测可控,并入380V/220V电压等级的分布式光伏几乎不可观可测可控。山东是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大省,目前要求强化全电压等级分布式光伏通信能力,实现可调可控。

光伏电站启动并网前向所属调控机构所报送的并网审查意见、调度命名文件、涉网远动信息点表、二次防护接入方案、光功率预测建模参数以及光伏电站基本信息(包括运行管理人员名单)等资料。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已不容忽视,需要纳入电网调度体系进行管理,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根据(因户用光伏大多接入220V/380V低压配电网,故该文件主要针对户用光伏)要求,2022年将重点实现:①低压分布式光伏高频采集通信全覆盖,具备低压分布式光伏上网负荷日预测能力;②新增光伏用户具备远程即时控制和柔性控制能力,全部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具备远程控制能力。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通信系统+智能融合终端+采集终端+智能电能表+智能断路器+逆变器。

3日,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要求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高水平打造国家新能源基地,加快推进风电和光伏分布式发展。通过千家万户沐光计划、光伏+综合利用计划等,持续拓展开发应用场景,推动光伏发电与建筑、农业、交通、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到2025年,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约600万千瓦。

★远动通信装置采用专用独立设备,无硬盘无风扇,支持双路供电。装置直接从间隔层测控单元获取调度所需的数据,实现远动信息的直采直送

有储能装置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如图1-21所示,就是在上述两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根据需要配置储能装置。带有储能装置的光伏发电系统主动性较强,当电网出现停电、限电及故障时,可独立运行并正常向负载供电。因此,带有储能装置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可作为紧急通信电源、医疗设备、加油站、避难场所指示及照明等重要场所或应急负载的供电系统。同时,带储能系统的并网光伏发电对减少电网冲击,削峰填谷,提高用户光伏电力利用率,建立智能微电网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伏+储能也会成为今后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必由之路。

二次设备间内各保护测控屏柜与通信接口屏/远动通讯屏之间RS485通讯电缆屏蔽层在通信接口屏/远动通讯屏二次铜排处一点接地。

目前,随着光伏先进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智能光伏产业的创新升级,创新模式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宽,建筑、交通、设施农业、通信等领域均已成为分布式光伏的主要应用场景,例如直接取代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屋面、光储充一体式车棚、日光温室、通信基站配套分布式光伏电站等。

虽然硅基器件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硅基器件的研究与发展进入瓶颈期,尤其在中高压水平,很难有所突破。包括在内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电力电子器件正在蓬勃发展,在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始逐步取代硅基电力电子器件。预计在2030年光伏逆变器的碳化硅渗透率将从目前的2%增长到70%以上,在充电基础设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渗透率也超过80%,通信电源、服务器电源将推广应用。

以上各种信息,用户可自行定义需要的数据集。远动通信装置的模式、与调度主站的连接数量、方式、通信规约(见本项目协议专用部分)

针对分布式光伏的控制可分为即时控制和柔性控制。即时控制主要控制智能断路器的开断操作,实现分布式光伏的并网/离网状态切换;柔性控制主要控制逆变器进行调节,可调整交流侧有功功率,并进行一定的电压控制(调节逆变器输出/吸收的无功功率)。并网断路器和逆变器存在技术升级需求。光伏并网断路器方面,需要强化一二次融合,提升智能化水平。已率先应用智能并网微型断路器,在原有并网断路器一次设备基础上,增加数据采集、通信交互等二次模块,实现与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就地交互,实现对户用屋顶光伏的可观、可测与就地调控。逆变器方面,将强化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要求,提升响应电网调度控制的能力。

发电容量不大的单体,光伏厂站采用保护、测控、远动、规约接入一体化装置,数据需经过微型纵向加密认证后接入系统,保证数据接入的性,网路拓扑示意图如下:

➤能同时和各个调度中心/集控站通信,且能对通道状态进行监视。为保证远程通信的可靠,系统能正确接收、处理、执行各个调度中心/集控站的遥控命令,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个主站的控制命令;具就地对远动通信装置进行数据库查询、软件组态、参数修改等维护功能;向远方调度中心传送的实时信息:

随着全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光伏逆变器的又面临新的挑战。2017年,推出多体微逆,将对电网参数的检测、输出功率因素调节、电网高低电压穿越和远程升级等功能集于一身,实现了和电力公司设备的相互通信。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公司专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领域,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能量通信及监控分析系统等。

果洛州10KV电缆分支箱外壳材质(4)调度自动化方面,10kV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地市或县公司调控中心调度运行管理,上传信息包括并网设备状态、并网点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发电量,调控中心应实时运行情况。同时还应具备远动、功率控制、对时等功能。(5)通信方面,要求根据情况选择光纤、电力线载波或无线的方式。

率先让碳化硅器件上车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多方机构都预测,在未来5-10年间,碳化硅器件的应用增长点会陆续涌现,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风能发电、5G通信等领域。

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内容转发自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转至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